條碼檢測儀是一個精確的測量設備,它能對符號進行可靠的測量,并能在一定條件范圍內根據(jù)測量結果對符號的掃描識讀性能進行分析。在使用前,條碼檢測儀需要校準,以保障測量結果的重復性。
條碼檢測儀的原理和方法:
目前有兩種通用的條碼檢測方法:“傳統(tǒng)檢測方法”和“掃描曲線分析法”,后者也稱為“ISO檢測法”。
傳統(tǒng)檢測方法出現(xiàn)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,檢測主要基于兩項參數(shù):印刷對比度(PSC)和條寬偏差。如果條(或空)寬度的偏差在限定的范圍內,而且PCS的值達到限定值以上,這個條碼本身就被判定為“符合要求”。
傳統(tǒng)檢測方法得到的結果與條碼實際的掃描特性沒有太大的關聯(lián),其中一個原因是判斷條碼合格與不合格的界限只有一個——在允許范圍內和不在允許范圍內。而實 際應用當中,不同的閱讀器在掃描性能上有很大不同。另外,傳統(tǒng)檢測方法是基于一次掃描的結果,這一次掃描通過的可能恰好是條碼質量較好的部分,也可能是最 差的部分,它不能夠全面、真實地反應條碼的狀況。
條碼檢測的內容是什么?
條碼檢測的內容主要包括:
1)外觀
印刷品外觀檢測:表面有無破損、折裂、穿孔、涂抹等缺點;表面有無臟污、印刷油墨拖掛,著墨不均勻等現(xiàn)象;與其他圖案相距是否太近或出現(xiàn)重疊印刷;有無明顯污點、脫墨等印刷缺點。
2)尺寸精度,包括原版膠片尺寸精度檢測和印刷品尺寸精度檢測。
3)印刷色差對比度(PCS值):即條、空色差對比度。PCS值參見《反射率、反射濃度及PCS值》表。
4)左右空白區(qū)尺寸:標準版商品條碼左側空白區(qū)寬3.63mm,右側空白區(qū)寬2.31mm;縮短版商品條碼左右側空白區(qū)寬均為2.31mm。
5)條碼符號高度:通用商品條碼的標準高度為26.26mm,不同的放大系數(shù),其條碼符號高度也有所不同,具體數(shù)值請查《商品條碼放大系數(shù)的選擇表》。
6)校驗碼:是根據(jù)前12數(shù)字,按一定程序自動計算出來的。
7)條碼印刷厚度:條、空印刷厚度差不超過0.1mm
8)讀出率:即能夠識別讀出的概率。
9)印刷位置:看是否印在商品便于結算員掃描計價的地方;是否避開了包裝封口,搭接、接縫、遮蓋等影響識讀的地方;對于曲率較大的圓柱體包裝,是否將條碼放置于與容器中軸線垂直排列的位置印刷。原則是看是否印在不易污染、不易磨損、不易變形,便于識讀、便于操作的位置。
10)放大系數(shù):通用商品條碼的標準尺寸(長37.29mm、寬26.26mm)的放大系數(shù)為1.0,企業(yè)可以根據(jù)自己對產(chǎn)品包裝設計的要求采用相應的放大系數(shù),但放大系數(shù)的范圍只能在0.80-2.00之間,通常放大系數(shù)最好在0.9-1.2之間。
11)條碼字符:看供人識讀的數(shù)字代碼與供機器識讀的條空字符是否一致;是否保證了條碼;是否冒偽劣條碼。